很久很久以前,在那华丽威严的皇宫之中,皇上膝下已有九个皇子,盼女心切的他,终于迎来了一位小公主的诞生。这位公主自小就聪明伶俐,那俊俏的模样更是令人难以用言语形容。
时光如流水般匆匆,公主转眼间长到了十八岁,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,皇上开始为她精心挑选驸马。然而,满朝文武之中,与公主年龄相仿的,不是相貌丑陋,就是才学平平,这可把皇上愁坏了,整日茶饭不思。
此事被护国禅师知晓,他即刻面见皇上,胸有成竹地说:“陛下,此事就交给贫僧吧,贫僧必定为公主寻得一位如意郎君。” 皇上满心期待,忙问道:“禅师打算如何挑选呢?” 禅师微微一笑,说道:“贫僧明日便启程云游,一路上但凡遇见美貌少年,便考他学问。若其才学在贫僧之上,便推荐他成为驸马。” 皇上一听,心中大喜,因为他深知护国禅师才学高深。
第二天,护国禅师带着两名宫人,领了圣旨,踏出了皇宫。他们一路前行,走过了一个又一个村庄,路过了一家又一家客栈,不知行了多少路程,却始终没有找到满意的人选。
这一日,他们来到了一个宁静的小村落,三人觉得口渴难耐,正巧瞧见不远处有两间简陋的小土房,便走进屋子。只见屋内有个小伙子正在忙着杀猪,听闻他们是来找水喝的,小伙子赶忙放下手中的活儿,热情地给他们沏茶。护国禅师抬眼望去,不禁暗暗惊叹,这小伙子长得实在是英俊不凡,双眼皮下的大眼睛炯炯有神,细细的眉毛犹如新月,高高的鼻梁挺直笔直,白润的面皮上,一笑便露出两个迷人的酒窝,着实让人喜爱。
禅师笑着问道:“大兄弟,你姓什么?叫什么名字呀?” 小伙子挠挠头回答:“我没姓,大家都喊我来福。” 禅师又问:“家里几口人呀?”“就我一个。” 小伙子爽朗地答道。“今年多大了?” 禅师接着问。“二十岁。” 小伙子如实回应。“娶媳妇了吗?” 禅师又打听道。小伙子不好意思地笑了笑:“想娶呢,可还不知道未来丈母娘生的是男孩还是女孩呢。” 这一番俏皮话,把禅师逗得哈哈大笑,他不禁起了考考小伙子才学的念头。
禅师有个独特的癖好,喜欢与人打哑谜。只见他向来福伸出一个手指头,来福愣了一下,有些摸不着头脑,但很快他笑着朝禅师伸出了两个手指头。接着,禅师伸出三个手指,来福马上伸出了五个手指。禅师伸手摸了摸自己的光头,来福则用脚轻轻点了点地面。最后,禅师拍了拍自己的胸口,来福紧接着潇洒地甩了一下衣袖。
老禅师见状,心中大为震惊,暗自思忖:这小伙子了不起啊,才情竟然如此出众!他默默地记下地址,便带着两名宫人返回了皇宫。
一见到皇上,禅师满脸欣喜地说:“皇上,驸马已经选好啦!” 皇上龙颜大悦:“虽是个杀猪的,但只要人品好又有才学,便也无妨。只是不知他的才学究竟如何?” 禅师竖起大拇指,说道:“才学那可是天下第一啊!” 皇上好奇追问:“此话怎讲?” 禅师兴致勃勃地说道:“贫僧与他打哑谜,竟然被他赢了!” 皇上更加好奇:“这哑谜是如何打的?”
禅师绘声绘色地讲述起来:“我先伸出一个手指,意思是我乃一尊佛;他却伸出两个,意说自己是二菩萨。我又伸三个手指,表明我寓意三皇治世,谁知他一下子伸出五个,说是五帝为君。接着我摸了摸自己的头,暗示在科场独占鳌头;他呢,用脚点地,那意思分明是说即便如此,我也得给他磕头。最后我一拍胸口,表示我胸怀锦绣;他唰地甩了一下衣袖,那气势仿佛在说他能袖扫乾坤。如此看来,他处处都胜过我,皇上您说他的才学是不是极大呀!”
皇上听完,开心得合不拢嘴,当即下旨,招这位来福为驸马,并让人连夜抬着八抬大轿前去迎接。
此时的来福正在家中专心致志地杀猪,忽听得外面鸣锣开道,热闹非凡,他满心疑惑,赶忙出门查看。这一看,可把他吓了一跳,只见一群身着官服的人抬着一顶大轿,径直闯进了自家院子。一位官差走上前来,对着来福作揖行礼,恭敬地问:“请问您是来福大老爷吗?”
来福一头雾水:“什么大老爷不大老爷的,我就是来福,你们有啥事?” 官差们一听,立刻齐刷刷地跪了一地,说道:“来福老爷真是好福气啊,我们是奉皇上的旨意来请您进宫的!” 来福瞪大了眼睛:“皇上?哪个皇上?” 官差无奈解释道:“还能有几个皇上,自然是当今圣上!” 来福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:“皇上请我干啥?难道他家要找杀猪的?”
官差哭笑不得,忙解释道:“老爷,不是请您去杀猪,是皇上看中您才貌双全,要招您为驸马,让您和公主拜堂成亲呢!” 来福一听,愣住了,大声说道:“驸马?驸马不也是杀猪的嘛,我不去!” 官差急忙说道:“不是让您去杀猪,是让您和公主成亲呀!” 来福却误解了,生气地说:“什么?让我跟公猪拜堂成亲!你们这些当官的,可别拿老百姓寻开心,我坚决不去!”
官差们见来福压根儿不明白,又着急又无奈,心想干脆别费口舌了,直接把他抬进宫交差了事。于是,一个官差伸手拉住来福:“不去可不行,这有圣旨!” 说着,几个人一拥而上,连拉带推,硬生生把来福塞进轿子,抬着就走。
来福被抬进皇宫后,太监领着他洗了澡,换了一身华丽的衣裳,随后带他来到后宫拜见皇上和娘娘。皇上和娘娘见来福长得眉清目秀,心中欢喜不已。
第二天,恰好是黄道吉日,皇上特意传旨,让朝廷上下放假三天,在宫中大摆宴席,为来福和公主举行隆重的成亲大典。
洞房花烛夜,小两口恩恩爱爱,甜蜜无比。公主忽然想起驸马与禅师打哑谜的趣事,便好奇地问他当时是如何赢了禅师的。驸马挠挠头,笑着说:“嗨!这事说起来可有意思了。那天我正忙着杀猪呢,他们三个人进来要水喝,我就把他们请进屋,给他们沏茶。那个老和尚喝着茶,突然朝我伸出一个手指头,一开始我都懵了,后来寻思着,他肯定是有头猪想卖给我。我赶紧伸出两个手指头,表示愿意买,但只给两吊钱。你猜怎么着?还真被我猜对了。他嫌钱少,非要三吊,我怕这猪不值这个价,就伸出五个手指,给他涨了半吊。他还是不满意,又要我宰完猪把猪头给他,我心想行啊,就点头答应了。谁知道他又拍胸口,还想要猪下水,我一算,这不就没赚头了嘛,于是我一甩袖子,表示不要了。结果这买卖就没谈成。”
公主听完,哭笑不得,原来两人打的哑谜意思完全不一样,心中不禁埋怨禅师误了大事,可事已至此,后悔也来不及了。
驸马见公主忽然情绪低落,像变了个人似的,心中很是纳闷,便轻轻扳过公主的肩头,关切地问她究竟怎么了。问了好几遍,公主才转过身,眼眶含泪,忧愁地说:“现在皇父皇娘和满朝文武,都误以为你是个才学出众的人。可这终究是个误会,瞒不了多久的。一旦真相败露,你会犯下欺君之罪,就连我、皇父皇娘的脸面都不知该往哪儿搁。而且,你如今做了驸马,日后免不了要和大臣们交往,要是没点学问和本事,肯定会被大家笑话的!”
驸马挠挠头,有些焦急地说:“这可怎么办才好呀?” 公主轻轻叹了口气,温柔地握住驸马的手,说道:“唉!你我既然结为夫妻,虽说这姻缘来得有些阴差阳错,但也算是前世修来的缘分,上天眷顾。事已至此,也没有别的办法了。我已经想好了,明天见过皇父皇娘后,就说过了三天,我们要一起回老家祭祖,暂时避开一段时间。在回去的路上,你多多向有学问的人请教学习,学些知识回来,好歹能应付一时。日后,你再慢慢努力,总会有学有所成的时候。”
驸马听了,觉得很有道理,心中一喜,赶忙给公主作了个揖,然后紧紧拉着她的手,傻笑着说:“嘿嘿!你真好!”
第二天一早,这小两口就进宫去拜见皇上和娘娘。公主微笑着说道:“皇父皇娘,女儿和驸马成亲三朝过后,想着回老家去祭拜祖宗。不知皇父皇娘意下如何?” 皇上和娘娘听了,连连点头:“好!好!这可是正事,理应尽早回去,你们快去快回,免得让我们二老担心。”
时光飞逝,三天的时间一晃就过去了。第四天,吃过早饭,小两口便告别了皇上和娘娘,踏上了回乡之路。
一路上,驸马格外用心,时刻注意倾听周围人说话。走着走着,看见前方有几个书生结伴而行,他连忙下马,悄悄跟在后面。没走多久,众人来到一片风景秀丽的树林边。林中百鸟欢快地鸣叫着,声音宛转悠扬,宛如一场美妙的音乐会。突然,一只凶猛的鹞鹰飞过,惊得百鸟纷纷逃窜。这时,一位书生感慨道:“鹞鹰惊百鸟。” 驸马听后,觉得这句话颇有文采,便暗暗记在了心里。
他们接着往前走,又看到一个水洼,由于天气炎热,水已干涸,水洼里的澄浆泥被太阳晒得卷起了皮。另一个书生见状说道:“日照淤泥卷。” 驸马一听,赶忙又记了下来。
驸马和公主继续在旅途上前行。进入一个村子后,路过一户人家门口,只见院里一位老者正在喂猪。猪在食槽里用嘴拱来拱去,不好好吃饭,老者有些生气,舀起一勺猪食砍在猪身上,说道:“放着好食不吃,你非拱而食之。” 驸马把这句话也默默记在了心间。就在此时,一只狗跑过来争抢猪食,老者挥手驱赶,狗对着老者凶狠地龇牙,老者气笑着骂道:“死狗死狗别龇牙,龇牙给你两勺把。” 驸马毫不犹豫,也把这句话牢牢记住了。
走出村子后,小两口遇见一位先生和一个学生迎面走来。一路上,学生不停地向先生请教问题,先生每次都用同一句话回答:“天使其然也。” 驸马听了,同样认真地记了下来。
一路行来,驸马着实学到了不少 “学问”。回到家中,休息了几日,公主又耐心地教驸马各种宫廷的礼法规矩,驸马勤奋努力,一一用心演练熟练,随后便与公主一同返回了京城。
到京的这一天,文武百官纷纷前来,一来是为这小两口新婚贺喜,二来也想见识见识驸马的才学究竟如何。
众人齐聚客厅,一边喝茶,一边说笑谈天。驸马一出现,大家立刻安静下来,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。驸马不慌不忙地开口说道:“鹞鹰惊百鸟。” 众人一听,顿时觉得这位驸马果然出口不凡,很有学问。
很快,酒宴开始,菜肴被一道道端上桌。这时,有个大臣为了讨好驸马,笑着说道:“驸马爷才高八斗,出口成章,不如给我们出个题目,让我们吟诗作词,也好请驸马当面指点一二呀!” 驸马稍微思索了一下,说道:“那你们就以‘日照淤泥卷’为题,作诗一首吧!”
大臣们一听,顿时面露难色,纷纷说道:“我们才疏学浅,实在做不出这样的诗啊。” 驸马故作高深,从容说道:“这不过是个简单的题目罢了,你们还没见过更难的呢。” 众人信以为真,谁也不敢再提作诗之事,纷纷低下头,只顾享用酒菜。
酒宴间,众人的吃相各不相同,有的喜欢吃肥肉,有的偏爱瘦肉,有的钟情辣味,有的只挑甜食,大家挑挑拣拣,筷子在盘子里来回翻动。驸马看到这一幕,忍不住说道:“放着好食不吃,你非拱而食之!”
众人一听,以为驸马是因为他们做不出诗而生气了,吓得都不敢出声。不一会儿,大伙都吃饱了,便纷纷起身告辞,为了讨好驸马,一个个都弯腰作揖,笑得比哭还难看。驸马见此情景,又补上一句:“死狗死狗别龇牙,龇牙给你两勺把!”
众人一听,更觉得驸马是在责骂他们,吓得赶紧溜之大吉。回到家后,还满心感叹,这位驸马真是学问渊博,深不可测啊!
文武百官对驸马学问大的称赞之词,很快传到了娘娘的耳朵里。娘娘心中不禁起了疑惑:一个原本杀猪的粗汉子,难道真有如此高深的学问?她决定找个机会好好考考驸马。
这天,驸马独自来到后宫向娘娘请安。娘娘看着驸马,笑着说道:“听说驸马才学出众,本宫有几个问题,不知驸马能否回答?” 驸马坦然说道:“娘娘请说,我试试看。”
娘娘慢悠悠地问道:“第一,松柏为何四季常青?第二,大家闺秀的脸蛋为何白如霜?第三,宫外湖边的垂柳为何棵棵弯着长?”
驸马略加思考,随口答道:“天使其然也。”
娘娘微微摇头,笑着说道:“贤婿回答得不对哦!”
驸马疑惑地问:“怎么不对呢?”
娘娘自信满满地解释道:“世间万物皆有其自身的道理。松柏四季常青,是因为它内部生命力强大;大家闺秀终年足不出户,常居屋内,所以脸蛋白皙如霜;宫外湖边的垂柳之所以棵棵弯着长,是因为湖中常有百姓洗澡,来来往往把它们扳弯了。”
驸马却摇摇头,认真地反驳道:“娘娘您说的才不太对。首先,南方的竹子同样四季常青,可砍开后节节都是空的,难道能说它内部强大吗?其次,天鹅整日在空中飞翔,风吹雨打、日晒雨淋,可它的羽毛照样洁白如雪,难道这也是在屋里捂出来的吗?至于娘娘您都六十多岁了,如今弯腰驼背,难道也是被哪个洗澡的给扳的吗?”
娘娘被问得一时语塞,“这…… 这……” 半天说不出话来。
经过这件事,满朝文武再也不敢轻易与驸马比试学问了。此后,驸马与公主恩恩爱爱,携手走过了一生,成为了众人眼中白头偕老的恩爱夫妻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