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语言翻译
待翻译

窦尔墩拐马

在江湖的传说里,窦尔墩那可是大名鼎鼎,人人都知道他是一位杀富济贫的绿林好汉。然而,就算是再神骏的马,也有失蹄的时刻;就算是本领再高强的人,也难免会有摔跤的时候。窦尔墩虽说一生英雄豪迈,可也确实做过那么一件不怎么光彩的事儿。

话说从前,在沧县齐家褚寺,有个名叫齐小亭的人。此人三十来岁,平日里沉默寡言,为人低调,看似毫不起眼,但实际上却身怀绝技。他平日里常使一口大刀,那大刀在他手中挥舞起来,只闻“唰———唰———唰”的声响,白光如练,密不透风,仿佛能将一切风雨都阻挡在外。

有一天,齐小亭花费重金,买到了一匹马。这匹马可不一般,堪称宝马良驹! 它身形高大壮硕,从头顶到尾巴,毛色黑得发亮。远远望去,宛如一块漆黑的炭火;凑近细瞧,又似一匹油亮的黑缎。奔跑起来更是轻快无比,四蹄好似不着地一般,“唰———唰————唰”的速度,比那狂风还要迅猛几分。

齐小亭得了这匹马,心里那股欢喜劲儿简直无法用言语形容。每天晚上,他都亲自为马添草拌料,照顾得无微不至;清晨时分,他又会亲自提着水桶,给马喂水。平日里,只要稍有空闲,他必定会骑上这匹马,围着村子悠闲地转上两圈,享受旁人羡慕的目光。

这一日,恰逢阁村大集。齐小亭骑着心爱的宝马来到集市。刚一进集,众人的目光瞬间被这匹马吸引,纷纷围拢过来,七嘴八舌地夸赞这马长得威风凛凛,定是难得一见的宝马。齐小亭听着众人的称赞,心里乐开了花,忍不住拍着马脖子,得意洋洋地说道:“我这匹马啊,站在那儿,就算二十匹马来拉,也休想拉动分毫;跑起来呢,就算三十四匹马去拽,也根本拽不住。而且,就算连续七天七夜不给它吃喝,它照样能够日行千里,夜行八百,绝不含糊!”

话音刚落,人群中突然传来一声冷哼:“哼,我要是骑上它,一步都别想让它走。”齐小亭顺着声音望去,只见一位四十多岁的大汉,肩上背着一个大大的包袱。此时的齐小亭正沉浸在喜悦之中,又当着这么多人的面,哪能受得了这种挑衅。他顿时带着七分火气说道:“老兄自称有这般本领,来来来,小弟倒要领教领教!”

那大汉听了,不紧不慢地来到齐小亭跟前,将大包袱往他脚下一扔,左手掐腰,右手朝着齐小亭伸了过去。齐小亭一看便知,这是想要骑马试试。他瞅了瞅脚下的大包袱,心里想着:有这大包袱在,量他也不敢把马拐跑。于是,他毫不犹豫地伸手将马缰绳递给了大汉。

大汉接过缰绳,一个翻身便跨上了马背。这匹马似乎感受到了新的骑手,四蹄猛地蹬开,随即发出一声高亢的“咬儿”嘶叫,如离弦之箭般疾驰而去,眨眼之间便消失得无影无踪。

齐小亭左等右等,始终不见大汉和马的踪影。他心中隐隐觉得不妙,打开地上的大包袱一看,里面竟然全是些破棉花套子。直到这时,他才如梦初醒,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了。人群中恰好有认识那大汉的人,忍不住叹道:“唉!千不该,万不该,你怎么能把马交给他呀,他就是窦尔墩!”众人一听,都忍不住摇头叹息:“这回可算是完了,这马怕是要不回来了。”

齐小亭虽气得满脸通红,但一声没吭,转身默默地回家了。

俗话说得好:“艺高人胆大。”齐小亭可不是个轻易认输的人。吃过晚饭,他毫不犹豫地挎上腰刀,独自一人朝着窦尔墩家的方向走去。

大约到了二更天,齐小亭终于来到了窦尔墩的家。他小心翼翼地围着院子转了一圈,仔细观察着地形。随后,他轻手轻脚地来到东厢房的后檐底下,身子如同飞燕般轻盈,轻轻一跃,“嗖”的一声就跃上了房顶。

齐小亭趴在房顶上,静静地往院子里察看。只见北屋上房和南屋里还亮着灯,东西厢房则已经熄了灯。仔细聆听,隐隐约约还传出“沙沙沙”牲口吃草的声音。他心中一想:“这肯定就是马棚的位置了。”为了确保安全,他轻轻地向院子里投下一粒石子,这便是江湖上常说的“投石探路”。仔细听去,除了石子落地的轻微响声,并没有其他异常动静。

确认无误后,齐小亭再次施展轻功,来了个“蜻蜓点水”,轻轻地落在了院子里。他贴着墙根,悄无声息地摸进了马棚。刚一进马棚,他一眼就看到了自己的宝马正靠墙拴在槽头上。

齐小亭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,三步并作两步蹿过去,伸手就要解马缰绳。这匹马一见到主人,顿时双眼圆睁,双耳竖起,兴奋地叫了起来。

上房里的窦尔墩听到马叫声,立刻意识到有人来偷马了。他二话不说,伸手抄起虎头钩,如猛虎出山般“嗖”地蹿到了院子里,大声喊道:“哪路好汉,来到我家便是朋友,请出来一见;若是不出来,可别怪我窦尔墩不讲江湖义气!”

话刚说完,就见马棚里“嗖”地蹿出一个黑影,稳稳地落在了院中。黑影开口说道:“老兄,不认识我了吗?”窦尔墩定睛一看,原来是齐小亭,不禁问道:“你大晚上来我这儿,所为何事?”

齐小亭义正言辞地说道:“窦兄,你今日之举可实在是不义气。白天我只是好心让你骑上马试试,没想到你竟然径直骑回了家。今晚小弟特意前来牵回我的马。”

窦尔墩听了,冷笑两声,说道:“老弟,牵马不是不行,不过,咱得在这院子里比划比划,走上三趟。要是你能胜了我,我不但亲自把马给你送回家里,而且还心甘情愿向你赔罪;要是你败给了我,哈哈,别说牵马,你连根马毛都休想拿走。”

齐小亭毫不退缩,呵呵笑着回应道:“小弟久闻窦兄大名,今晚正好想向您领教领教!”

话音刚落,两人便交上了手。刀来钩往,一时间刀光剑影交错。只见两人在院子里上下翻腾,你来我往,互不相让。斗到三十回合,依旧不分胜负,而且愈战愈勇。

眨眼间,五十回合过去了。此时的窦尔墩渐渐有些体力不支,手中的两个虎头钩也开始出现破绽,招式略显凌乱。他心中不禁暗暗佩服齐小亭,心想:“我窦尔墩在这江湖上闯荡了二十多年,向来声名远扬,还从没遇到过如此厉害的对手。看来今天我怕是要败在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辈手里了。”

而齐小亭看到窦尔墩的虎头钩开始乱了套,心中也在思量:“我今天要是趁机杀了他,实在是于心不忍。窦尔墩本质上也是个豪爽之人,只是过于高傲自大而已。今天得给他点颜色看看,好好教训他一番,对他日后做人也有好处。”

想到此处,齐小亭瞅准了一个时机,猛地将单刀抽回,做出一副要直刺窦尔墩前心窝的架势。窦尔墩见状,以为齐小亭要使出绝招,连忙用虎头钩奋力抵挡。可他哪里知道,这一刀只是虚招。就在快要接触到他的时候,齐小亭手腕突然发力,单刀“唰”地一变,朝着他的虎头钩斜劈下去。只听“叭嚓”一声,窦尔墩两个虎头钩的钩口竟然都被削了下来。

窦尔墩大吃一惊,连忙纵身一跃,跳出了交战圈外。他当即将虎头钩杆扔在地上,双手抱拳,脸上露出敬佩的神情,笑着对齐小亭说道:“贤弟,今日我窦尔墩算是彻底认输了。你的武艺着实让我心服口服。”

齐小亭见状,收起单刀,谦逊地笑着回应:“窦兄言重了,哪里哪里,这只不过是一时的胜负罢了,并非小弟真有多么了不起的本领。”

经过这场惊心动魄的较量,两人反而生出惺惺相惜之感。于是,他们手拉着手来到上房,窦尔墩摆上美酒佳肴,两人一边喝酒,一边毫无保留地拉起了家常。话语间,他们发现彼此性格投合,对很多事情的看法都不谋而合,越聊越投机,不知不觉间就成了亲密无间的好朋友。

两人就这样畅快地聊了许久,浑然不觉时间的流逝。待吃饱喝足,窗外的天色已经大亮。窦尔墩真诚地挽留齐小亭在他家多住上两天,好好叙叙旧。可齐小亭归心似箭,家中还有诸多事务需要处理,所以执意要走。

窦尔墩见挽留不住,便亲自给齐小亭牵来宝马,一路相送。两人并肩而行,边走边谈,不知不觉送出了十里地。直到此时,齐小亭再三恳请窦尔墩留步,两人才依依惜别。

这段故事在当地流传开来,人们既感叹齐小亭的高超武艺和勇敢机智,也赞赏窦尔墩虽一时犯错,但能直面失败、结交贤友的豪爽胸怀。从此,这段关于“窦尔墩拐马”的奇闻轶事,便成为了江湖中一段充满传奇色彩的佳话 。


扫描二维码,在手机上阅读

感觉内容怎么样?打个分吧

本文章一共0人评价,平均分值0

标签:

作者头像
凡人修仙创始人

上一篇:乐毅的飞刀
下一篇:爷儿俩打官司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