话说大宋年间,青州府有个姓柳的秀才,家里后院种着几棵特好的鸭梨树。这年秋天,梨子挂满了枝头,黄澄澄、水灵灵的,看着就让人喜欢。柳秀才摘了满满一筐,摆在门口叫卖:“脆甜的鸭梨,五文钱一个!”
这时候,一个云游的道士走了过来,看起来仙风道骨的,手里还拿着拂尘。他行了个礼说:“无量天尊!施主,我口干舌燥,能不能施舍个梨子解解渴?”
柳秀才一看是出家人,心想行善积德也是好事,就从筐里挑了个最大的递过去:“道长您吃吧。”
道士也不客气,接过梨子,“咔嚓咔嚓” 几口就吃完了,汁水都流了出来。他咂咂嘴说:“嗯,好梨!清甜多汁,还带着灵气!再给我一个尝尝?” 柳秀才皱了皱眉,但还是又给了一个。道士吃完,还不满足:“哎呀,我今天化缘走了百里山路,一个不够润喉,麻烦施主再施舍一个?”
柳秀才心里火了:我还指望卖梨攒钱进京赶考呢!都让你吃了,我卖什么?当下没好气地说:“道长,我这是小本生意,还要凑赶考的路费呢!”
道士愣了一下,接着从宽大的袖袍里掏出一个沉甸甸的钱袋,里面的钱哗啦作响,他摸出五文钱说:“我买一个总可以吧?”
柳秀才一看那鼓鼓囊囊的钱袋,更生气了:有钱还化缘?他赌气在筐里翻了半天,挑了个最小的、还带点虫眼的梨子递给道士。
道士接过小梨,瞥了一眼,嗤笑一声,随手 “啪” 地扔回筐里。他也不生气,就在地上盘膝坐下,闭上眼睛掐着诀,嘴里念念有词。
奇怪的事发生了!只听 “噗噗噗” 的声音不停,天上竟然像下雨一样掉下梨子来!不一会儿,道士面前就堆起了一座小山似的梨堆,每个梨子都黄澄澄、饱满满的,比柳秀才筐里的还好!
道士睁开眼,随手拿起一个啃着,对围观的百姓喊道:“无量寿福!我今天来结个缘,上好的仙梨,一文钱十个!先到先得!”
大家一看,这梨又大又好还便宜,顿时蜂拥而上,你一文我两文的,眨眼功夫就把那堆 “仙梨” 抢购一空。道士收了钱,哼着小曲,一甩拂尘,潇洒地走了。
柳秀才看得目瞪口呆!他猛然想起什么,冲回后院一看,顿时傻眼了 —— 梨树上空空如也,连一片多余的叶子都没有!原来那道士施法,卖的全是他家的梨!柳秀才气得直跳脚,追出门去,可哪里还有道士的影子?
转眼就到了赶考的日子。柳秀才收拾好行李,一路北上。这天路过一个县城,在牲口市集上,竟然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—— 正是那个偷梨的道士!只是这时候他换了身富商的打扮,正牵着几头膘肥体壮的黄牛叫卖。
“好你个妖道!” 柳秀才怒火中烧,正要上前理论,转念一想:这妖道挺邪门,硬拼肯定不行。他强压着火气,在附近的摊子买了几个烧饼,一边吃一边暗中盯着。
道士卖的牛价格很低,不到半个时辰就卖光了。柳秀才悄悄跟在后面,看见道士拐进一条小巷,进了一家门面不大的 “云来客栈”。更奇怪的是,那迎客的店小二,竟然也是道士打扮!
柳秀才心里又惊又疑,也进了客栈投宿。客栈里加上他一共住了四位客人,其中一位姓李的秀才,也是进京赶考的。柳秀才多了个心眼,晚上假装睡觉,留意着隔壁道士房间的动静。
夜深人静的时候,隔壁传来 “哗啦啦” 的流水声。柳秀才悄悄起身,捅破窗纸往里看 —— 这一看,惊得他差点叫出声来!
只见道士床前铺开一幅绢帛画卷,画上竟然是一片微型牧场!溪流潺潺,牧草青青。几个巴掌大的木偶牧童正在忙碌:有的赶着木牛喝水,有的给木牛刷毛,还有的在挤奶!不一会儿,那挤出来的 “奶” 竟然凝成了块,牧童们手脚麻利地制成了一块块乳酪!
道士拿起一块乳酪,念了句咒语,那些木偶牧童和木牛瞬间就不动了。他卷起绢帛,放进一个檀木匣子里。柳秀才看得清楚,那绢帛牧场图,就是道士变牛卖牛的关键!
第二天清晨,柳秀才早早起来,对隔壁的李秀才说去早市买点干粮,出门后却躲在暗处。果然,那道士挨个儿敲门:“福生无量!各位客官,早饭准备好了,请到厅里吃点乳酪点心吧!”
道士见柳秀才的房间没人,就只叫了李秀才和另外两位客人。柳秀才偷偷来到饭厅窗外,屏住呼吸偷看。厅里的方桌上,摆着几碟香气扑鼻、白生生的乳酪块。三位客人没什么疑心,拿起来就吃。
谁知刚咬了几口,三人突然脸色发青,身体抽搐起来,“扑通”、“扑通” 几声,竟然全都变成了健硕的黄牛!道士笑眯眯地拿出准备好的牛鼻环和绳索,一一套上,牵到后院拴在木桩上。
窗外的柳秀才看得冷汗直流,心都快跳出嗓子眼了!他立刻跑到集市上,找到卖乳酪的摊子,咬咬牙买了块最大最厚实的,揣在怀里,又强装镇定地回到客栈。
道士见他回来,热情地招呼:“柳施主回来了?快来尝尝我特制的‘牧云乳酪’,味道绝妙!还热了碗羊奶呢!” 他指了指桌上特意留下的一碟乳酪。
柳秀才故作好奇地问:“咦,那几位客官呢?”
“哦,他们着急赶路,天不亮就走了。” 道士面不改色地说。
柳秀才又指着后院新拴的几头牛问:“道长,这牛……”
“哈哈,我今早从牛市新买的,待会儿还要牵去卖呢!” 道士笑着说。
柳秀才拿起桌上的乳酪闻了闻:“嗯,真香!道长,这么好的乳酪,不配点好酒可惜了。您这儿有酒吗?”
道士一听,正合心意:“有有有!我这就去取上好的米酒来!” 说完转身进了里间。
道士一走,柳秀才飞快地掏出怀里从集市买的乳酪,换掉了道士准备的那块!又把道士那块迅速揣进怀里。
道士取酒回来。柳秀才掏出自己那块集市上买的乳酪,热情地说:“道长,真巧!我在早市也买了块上好的乳酪,您尝尝我这块!咱们喝几杯怎么样?” 说着就把集市乳酪递了过去。
道士没什么疑心,想着反正都一样,就接过来笑着说:“施主太客气了,那我就尝尝。” 他拿起乳酪咬了一大口。
刚嚼了两下,道士脸色突然变了!“呃啊!” 他浑身剧烈颤抖,眼珠都凸了出来,“哞 ——” 一声悠长的牛叫从他喉咙里发出来!紧接着 “扑通” 一声,一个富态的中年道士,竟然变成了一头皮毛油亮、体型格外壮硕的大黑牛!
柳秀才拍手大笑:“妖道!害人终害己!” 他找来绳索和牛鼻环,照着道士的样子,把这头大黑牛也拴到了后院的木桩上。又摸着其中一头看着眼熟的黄牛(是李秀才变的)的脑袋,叹道:“李兄,十年寒窗不容易,我一定救你!”
他冲进道士的房间,找到那个檀木匣子。打开一看,里面除了那幅 “绢帛牧场图”,果然还有一幅 “绢帛麦田图”!图上田间小路纵横交错,麦浪翻滚,几个农人木偶正在干活。图旁边还写着一行小字咒语。
柳秀才心里明白了,学着道士的样子摆好麦田图,闭上眼睛念起咒语。只见图上的农人立刻忙活起来,翻地、播种、灌溉、收割、打麦、磨粉…… 动作快得像幻影!一会儿功夫,一袋雪白的面粉就出现在画前。农人们又取粉和面,烙成了几张焦黄喷香的麦饼!
柳秀才拿起麦饼冲到后院,掰下一块塞进李秀才变的黄牛嘴里。黄牛咀嚼了几下,“噗” 地一声,烟雾散去,李秀才一脸茫然地站在了原地!柳秀才用同样的方法,很快把另外两人也变了回来。
三人对柳秀才千恩万谢。柳秀才收拾好行李,得意地拍了拍那头最大最壮的大黑牛(是道士变的),对李秀才说:“李兄,这下咱们赶考有脚力了!上来吧!”
李秀才又惊又喜,爬上牛背。柳秀才也翻身骑了上去。两人告别了惊魂未定的另外两人,骑着大黑牛,驮着行李,悠闲地继续北上。
走到一座云雾缭绕的 “玄都观” 附近,那大黑牛突然停下脚步,仰头对着道观的方向 “哞 —— 哞 ——” 地长鸣起来,声音震动山谷。
观门 “吱呀” 一声开了,走出一位鹤发童颜、手持玉麈的老道人。老道人仙风道骨,目光锐利,一眼就锁定了大黑牛。他飘然而至,轻轻抚摸着牛头,哭笑不得地说:“孽障!我听着这叫声耳熟,果然是你!让你看守丹炉,你竟然偷偷溜到下界,还变成这副样子丢人现眼!”
柳秀才和李秀才慌忙从牛背上下来行礼:“仙长在上,晚生有礼了!”
老道回了礼,说明了自己的身份,原来是玄都观主,道号 “清虚子”。他指着大黑牛叹道:“这是我座下看守丹炉的一头‘避火金睛犼’,性子喜欢顽皮捣蛋。前些日子偷喝了我半壶‘千日醉’,醉醺醺地溜下了山,想必是醉中胡乱施法,变作道士模样戏弄凡人,反倒被柳相公用他自己的方法治了。” 清虚子又气又笑地拍了拍牛屁股,“你这蠢货!让你去西海送个请柬都能迷路,看守丹炉又打瞌睡烧糊了灵药!这回倒好,扮个假道士还被人变作牛骑了回来!我的这张老脸,都被你丢到三十三天外去了!”
清虚子对柳秀才说:“多谢柳相公把这孽畜擒回来,免得它再祸害人间。它虽然顽皮,但所变的牛,都是它在丹炉边吸纳灵气化成的‘灵石傀儡’,并不是真人。那几位客人,我自会施法解除幻象,送回他们本来的样子,相公不必挂念。”
说完,清虚子一甩拂尘,一道清光笼罩住大黑牛。那牛身形扭动,化作一道金光钻进了老道的袖中。清虚子对两人点了点头,身影渐渐变淡,连同那玄都观也隐入云雾之中,仿佛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。
柳秀才和李秀才你看看我,我看看你,好像做了一场大梦。两人背起行囊,继续赶考前路,心里对那 “绢帛牧场图” 和 “绢帛麦田图” 的神奇,以及清虚子所说的 “灵石傀儡” 之事,充满了敬畏与遐想。而那避火金睛犼的荒唐行为,也成了他们旅途中最离奇的话题。
发表评论